一部手机就能毁掉孩子一生?
曾经我也不信,认为这肯定是在贩卖恐惧和传播焦虑。电子产品简直是最伟大的发明,不仅能学到很多又新又丰富的课外知识,还能让孩子培养搜索的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。
殊不知,“课外知识”竟然是动画片、网络游戏、直播和小视频,“解放家长”竟然是在毁掉孩子。
很多家长会因为安全问题和查阅资料,给孩子配一台手机。但随之,上课走神,做作业不专注,学习成绩下降出现了。
暑寒假的时候,孩子更是有了大把的时间,因为父母要上班,爷爷奶奶又不忍心打骂,所以,孩子玩手机的频率就更加肆无忌惮。
以为没收了孩子的手机,然后买一堆教辅书和课外书,把他困在房间里,孩子会好好看书学习。
可是坐在书桌前的孩子不是发呆,就是开小猜,完全没有任何学习的心思,一道简单的题想半天都做不出来。他满脑子都是:“我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?”
其实,孩子已经对手机完全上了瘾。
就眼前来说,过度沉迷使得孩子无法专心学业,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难题。
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们,家长一般有两种态度:
1、强硬的制止
没收孩子的手机,禁止他们再玩。如果不听话,就以打骂对待。
但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并不好,心理学上有种“禁果效应”,它是说越是禁止的东西,人们越要得到手,强硬的禁止责骂可能会使孩子采取极端行为来反抗父母。
2、妥协的听之任之
不给孩子玩手机,孩子就胡搅蛮缠大哭大闹,父母无奈之下只好举白旗投降,任由孩子玩手机。
这种做法危害很大,它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,孩子会认为只要胡闹就可以控制父母,长此以往,父母就更加管不住孩子了。
那么,针对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该如何应对呢?
1、父母以身作则
没有哪个孩子是一开始就喜欢玩手机的,正是因为父母老是在他们面前看手机,他们才会好奇,逐渐对手机产生兴趣。
结果,他们学着父母的样子在手机上划一划、按一按,就被手机里花花绿绿的世界所吸引,随着玩手机的次数增加,对手机的沉迷也就越发严重。
所谓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是万万不可取的,如果你不让孩子玩手机,自己却玩的不亦乐乎,那还谈什么言传身教?
所以,要想让孩子少玩手机,父母首先要起到榜样作用。
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,学会放下手机,认真的陪伴孩子度过愉悦的亲子时光,这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的最佳途径。
2、培养兴趣爱好
孩子沉迷玩手机,一方面是因为手机的吸引力太大,另一方面是因为除了玩手机,他们似乎找不到其他的娱乐方式。
因此,培养兴趣爱好显得十分重要。
如果孩子有了明确的兴趣爱好,那么他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兴趣之上,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哪里还有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呢?
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定非得是琴棋书画等和学习有关的事情,它也可以是外出远足、读故事书、研究花花草草,只要孩子热爱,并且对成长有利,家长就应该全力支持。
既能让孩子远离手机的荼毒,又能让他们乐在其中,这不就是最令人期待的结果嘛。
3、规定时间,奖惩有度
对于孩子玩手机,过度制止和肆意放任都是不可取的态度,把握分寸才是最正确的做法。
家长可以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,比如写完家庭作业可以玩一小时,吃饭时不许玩手机,周末一天只能玩两小时。对玩手机的时间和时长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,也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做出规定之后,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孩子遵守。
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。比如,孩子在玩手机一小时后主动归还,可以给予一个小奖励,激励孩子继续遵守规则。但如果没有及时归还,那下次玩手机的机会就取消。
长此以往,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于遵守规则,不再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之中。
神康青少年心理成长中心,专注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机构!
济南神康青少年心理成长中心—济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青少年心理成长实践基地,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机构,倾心打造集心理咨询室、内观治疗室、心理测量室、家庭教育指导室、音乐放松室、阅览室、多功能厅、减压宣泄室、团体活动室、娱乐活动室、艺术熏陶室、微机室、健身室、运动操场等于一体的设施完备、功能齐全的心灵家园。主要面向对象为有“网络成瘾、厌学逃学、早恋、叛逆、内向孤僻、自卑自闭、打架斗殴、暴力倾向、抽烟喝酒、奢侈消费、亲情淡漠、焦虑抑郁情绪”等问题的青少年。中心拥有强大的心理咨询专家和心理品行障碍拓展师团队,数十年实践经验总结,结合国内外心理咨询新理论与技术,以更新、更全面、更安全的咨询辅导方案,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困惑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青少年叛逆注意事项、预防等问题,者拨打成长热线:0531—88980303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下一篇:没有了